數字化、信息化已逐漸成為人類生存與實踐的 主導方式?;ヂ摼W、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智慧黑板和區塊鏈等技術不僅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思維方式帶來重大變革,也深刻影響著教育系統的發展。近年來,黨中央圍繞教育現代化、數字中國、數字化轉型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戰略部署,“十四五”規 劃綱要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 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 革。”社會數字化轉型勢不可擋,在教育領域,傳 統教育體系、教育組織形式、教學模式和學習范式 等,都面臨著數字時代全新發展的挑戰。2020年新 冠肺炎疫情爆發,更是進一步催化了各行各業的數 字化進程,倒逼教育系統進行數字化改革和創新。 教育數字化轉型成為備受關注的新熱點,也成為了 教育改革實踐的主要方向。但是,教育數字化轉型 的“數字化”和教育信息化的“信息化”有什么差 異?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轉型”是什么?教育數字 化轉型的內涵、核心要素和場域又是什么?弄清楚 這些問題,將有助于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正確把握未來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工作重點和實踐方向。
一、教育數字化轉型之“數字化”內涵:信息化過程的數字躍遷
以計算機、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形式擴展了人類生存和實踐的基本方式,這使得虛擬空間成為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計算和數據應用的渠道,并成為延伸和控制現實空間的新方法。由此,通過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現實的實踐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數字化”的概念。其中,“信息”和“數字” 是數字化的基本屬性,而數字化和信息化作為兩種不同的系統轉型方法,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智慧黑板技術的基礎之上,先討論“數字化”和 “信息化”的關系,基于此理解教育數字化轉型的 “數字化”內涵。
(一)從機械化到信息化的技術代際 技術是“數字化”和“信息化”概念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從技術對整個人類社會的潛在影響層面 看,技術的發展引發并且推動工業革命,將社會演 變劃分為不同的特征階段,比如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這種劃分邏輯一般是從時間跨度上來進行考量,進一步識別技術觸發的轉變,其內核是控制結構的轉變。“技術代際模型”是識別技術 觸發因素的一種方式,它從控制結構的不同方式出 發,確定了四個不同的代際:機械化、自動化、計 算機化和信息化。
(二)信息化從信息管理到數字化信息激活從技術層次看,計算機化通過計算機和電子 設備連接系統和數據,促成系統內和系統間的信 息聯通;信息化基于計算機化的硬件和軟件相結合的思維,在信息及其轉換方法層面有了智能、 速度、準確、優質等更高層次的設想。信息化本 身具備非常多層次的范式,它承載了技術的興起 與發展、以及技術所帶來的價值。因此,智慧黑板信息化的過程是一個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而動態變遷的過程。“數據化”依賴于數字技術。
二、教育數字化轉型之“轉型”內涵:技術賦能的創變過程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比較長期的變遷(Transition) 過程,其中要經歷許多大大小小的教育創新 (Innovations)和變革(Changes),為此筆者建議采用一 個更為上位的概念,統稱為“創變”,從創變的本源中,洞悉數字化轉型的“轉型”內涵。
“創變”一詞屬于東方思維的產物,目前廣泛出現在文學、商業和教育領域,但似乎從未有人給它下過確切的定義。從創與變的字義視角看: “創”含有起始、獨特之義,即為創新;“變” 則表示性質狀態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可代表轉變與 變革。故而創變可以理解為“通過創新或創造條件以給特定領域帶來形態的、實質的變化過程”。
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內涵:一個劃時代的系 統性教育創變過程
數字化轉型越來越頻繁地被提及,但目前并未 達成統一的概念共識[3]。目前,有關數字化轉型的 描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將數字化轉型看作一種策略或方法。二是將數字化轉型視為一種過程或者模式, 包括基礎設施、管理、行為、智慧黑板、文化特征的復雜解決方案。
客觀而論,受環境條件、組織文化、智慧黑板技術成熟度和實踐能力的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大多數教育 組織并不能快速地進入數字化轉型實踐,也難以瞬 間將數字化應用得十分嫻熟。能否把握數字化轉型 的發展機遇,為現代化強國建設創造新的紅利,對 教育組織的實踐準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教育數 字化就緒是指在全面啟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旅程之前 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就緒的狀態內在地影響著教育 數字化轉型的可能性和水平。因此,還需要制訂全 國性的教育數字化轉型就緒行動計劃,規劃設計數 字化轉型的基本條件和一系列的行動工程,圍繞計 劃開展相關的戰略目標建設、數字技術體系建設、 數字新基建建設等方面進行研究,以引領轉型實踐 過程的穩健推進,逐步完善優化后開展大規模的推 廣應用。